close
去年底的影評,寫得這麼棒,竟然被漏掉了 《牽阮的手》:血淚譜寫的一頁歷史。
|
|
作者:hatsocks |
(一) 平安夜晚,看了一部沉重的紀錄片《牽阮的手》。 台大電影節閉幕片,天寒、小雨,觀眾三兩。 (二) 《牽阮的手》記錄的主人翁是人權鬥士田媽媽和她丈夫田朝明醫師的故事。 田媽18歲時和年紀34歲的田爸相戀,情感發展快速。 家境富裕的田媽家人反對兩人交往,為和愛人廝守,只能私奔,共創彼此未來。 然生活真正的難,並非家人的不諒解,而是台灣極權政府的恐怖。 他們追求身、心的絕對自由:年紀差距的愛不是問題、階級不是問題、集會時沒有人在旁監聽、大聲說出心底感受,不會被抓入監牢、辦報章、雜誌,不會有強權介入內容撰寫.....。 歷經白色恐怖、美麗島事件、社會運動.....,田媽和田爸總是站在第一線,追求民主、正義、鼓吹國民黨政府釋放無辜的政治犯。 在那極權統治、風聲鶴唳、人人自危的年代,有一群人,為了理想付出生命、青春,只希望未來子孫的生活能更加美好。 初時,人數不多,聲音微小,行徑被妖魔化,引導大眾誤解或刻意忽略。 可經過長時間的奮鬥,新的價值觀在人民心底發芽,人們開始懂得質疑國民黨政府的政策,開始積極參與、關心政治。 社會風氣的變遷,引出怒吼的聲浪。 台灣解嚴了、新的政黨成立、政府被迫跟228事件受難者道歉、美麗島事件的受害者,群起站上台灣政治舞台。 然後,我們有了《悲情城市》,有了《超級大國民》,有了《牽阮的手》。 這些影片,都在補白台灣歷史中被淡化的一頁,都在提醒觀眾,歷史不該被遺忘,而該記取教訓,以免重蹈覆轍。 《牽阮的手》從田媽和田爸的愛情展開,一路回溯台灣過去幾十年的歷史。 一段追求自由的愛情,一場追求自由的人生。 私奔與獨立,愛情與自由,呵,選擇田媽和田爸的故事,既是紀念這對人權夫妻不凡的一生,也是藉他們的故事告訴觀眾,有些夢,是必須靠行動去爭取來的。 生命啊,可以是庸碌、可以是平凡,可以不管外面世界如何發展,只求安穩度日;生命啊,也可以是堅守原則,追求更大的願景,擁抱著希望,告訴自己:明天會更好。 悲哀的是,凡跟利益、團體、權勢、貪婪扯上關係,血淚悲劇,就會不斷發生。 人,其實一直學不會歷史教訓,幾十、幾百、幾千年來,人們都在循環、重複同樣的錯,然後祈禱下個世代,可以過的更好。 (三) 歷史,真是血淚寫成的詩篇,是哀愁,是悲壯,也是浪漫。 浪漫?懷抱著一輩子的理想,卻不思放棄、不滅熱情、不求退讓,這不是浪漫,是什麼? 若無這些浪漫又充滿理想主義的人,今日的台灣不知會是何模樣。 只是,每個理想派先鋒,必要有心臟強硬的家人。 害怕先生/太太/女兒/兒子/父親/母親成為政治受害者;害怕自己的先生/太太/女兒/兒子/父親/母親成為被暗殺、報復的對象。 林義雄先生的滅門慘案、鄭南榕自焚後,太太在記者會上的泣訴.....,這一點都不浪漫,這是龐大又深刻的痛,抹滅不了。 或許,歷史可以還給犧牲者們一個公道,然心底的傷,可有癒合的一日? 英雄受難,英雄家人何嘗不是。 (四) 《牽阮的手》拍的用心,導演顏蘭權與莊益增努力補齊台灣不被談起的一頁歷史,這是我欣賞本片之處。 但我實在不喜歡導演處理田媽和田爸的愛情段落。 田媽面對攝影機有強大的自覺,她的回憶,與其說是記錄,更像是表演。 另外,導演在影片中置入相當多的歌曲,不少用以引發觀眾情緒,營造悲情效果。 當我看到田爸重病躺在病床上,話都說不出一句,對照到他以前站在集會人潮中,大聲疾呼自由的衝勁,我只覺得好唏噓、好殘酷。 病床上的田爸在想著什麼?是感慨、是痛苦、是渴望解脫、是不願離去? 視覺畫面已具有強大感染力,真的不需要強加配樂,干擾情緒。 配樂、插曲幾乎填滿全片2/3時間!!!我以為插曲若能去掉一半,反而更能凝聚觀眾的情緒。(對我而言) (五) 田爸在今年過世了。 他一輩子都在爭取台灣獨立和表達個人意見、言論的自由。 結果,台灣仍未獨立。 而言論,應該是自由了吧。至少《牽阮的手》這部影片的誕生,說明現下社會具一定的包容力,去接受或者重新審視過往歷史荒謬的勇氣。 只是,前幾天NCC審議不再核發執照給年代綜合台,只因NCC認為綜合台有置入廣告、屢勸不聽等等問題。 請看NCC的新聞公告:http://www.ncc.gov.tw/chinese/news_detail.aspx?site_content_sn=8&is_history=0&pages=0&sn_f=18366 第四點提到:就98年至99年申請換照之19家頻道商來看,有12家頻道商完全沒有違法紀錄,順利換照,NCC表示,只要衛廣頻道業者遵守法令,根本不會有「寒蟬效應」。 第六點提到:此外,NCC98年1月6日評鑑訪視年代綜合台時,大禾多媒體承諾將加強編審作業、落實媒體自律,降低資訊性節目播出時數,以提升節目品質。其辦理情形將列為下次評鑑及換照之審查重點項目。因此,大禾多媒體已知曉其改善情形將列為換照審查重點項目,自應按評鑑意見及其承諾確實執行,並無所謂不教而罰或不給予改善之機會。 我幾乎沒在看年代綜合台,他們關台與否,對我沒有切身關係。 我只想說:一個單位,認為自己訂下的標準才是標準,要求所有人聽令於他們,若未能達到要求、未能遵守他們訂下的規則,便給予程度不一的懲罰。 這跟早年新聞局控管電視節目、電影裸露畫面,有何差異?這種思想控制,唯我獨尊的自我感覺良好,到底從何而來? 誰賦予他們權利認定何者為優、何者為劣?憑什麼要由他們來決定觀眾該看什麼、不該看什麼?這是怎樣的邏輯又是怎樣的自大? 早前NCC開罰八點檔連續劇的置入行銷,我就覺得莫名其妙了;如今又來這招。 嘖,妖孽。 (六) 《牽阮的手》有一段戲引來全場笑聲,蔣中正過世時,電視新聞主播用極具戲劇性的語氣說著蔣總統過世,天地同悲等話語。 現在聽來,或許覺得以前的人真迂腐。 然而,若我們身處在相同年代,受著同樣教育,我們的思想,確定能比他/她人更開明嗎? 我只能說,想法走在時代之前者,就要有忍受孤獨的準備吧。因為可能得等到多多多多年以後,才會認同你/妳的努力。 想多了解台灣白色恐怖、美麗島、解嚴....這段時期歷史的朋友,《牽阮的手》在此推薦了。 |
全站熱搜